中科中美3-5mm万瓦级激光用于碳化钨耐磨涂层的制备

    

       激光熔覆技术是一种绿色金属表面处理技术,该技术自1974年由美国的科学家D. S. Gnanamuth提出以来,已在多个行业进行广泛推广应用激光熔覆技术原理是将高功率密度激光束辐照到基材表面,使基材与熔覆层材料迅速熔化凝固,获得与基材冶金结合的涂层。新获得的激光熔覆一般要求具有耐磨、耐蚀、耐热、抗氧化等优异性能。

   硬质相耐磨材料由粘接相与硬质相组成,分别起粘结作用和强化作用。粘接相与金属基材冶金结合,硬质相以固体颗粒形式分布在熔覆层内部,以提高耐磨性。常见的硬质相耐磨材料碳化钨具有高硬度、高熔点等特性,被广泛作为硬质相用于激光熔覆。WC为六方晶格结构,理论密度为15.77 g/cm3,熔点2 600~2 870 ℃,硬度可达2 000 HV以上,WC可与Co形成固溶体,与Co有好的湿润性WC材料激光熔覆层具有较高硬度和耐磨性,但是在激光熔覆过程中激光与熔覆层材料相互作用热历程会影响微观组织演化与热应力;熔池流动为WC颗粒在熔覆层中的分布提供驱动力;WC颗粒分解,使C和W元素随熔池流动与熔覆层中的其他元素发生相互作用,形成复杂化合物,尤其是C元素与空气中的O发生反应,会引发熔覆层气孔,作为裂纹源头,造成涂层开裂、腐蚀等失效问题。

   国内外多家高校科研院所围绕WC熔覆图层性能进行大量实验研究,通过控制改变工艺中的多项参数,实现涂层性能的提升和优化。常见解决WC熔覆图层的常见办法包括:

   1 控制激光扫描速度提高耐磨性。随着扫描速度的增大,底部柱状晶外延生长层宽度减小,组织晶粒细化,显微硬度增大,耐磨性提高。

   2 改变激光能量密度。WC颗粒溶解过程是渐变的,对于一个WC颗粒,部分WC溶解进入熔池,残余WC仍以颗粒形式存在,部分溶解可认为是一种热损伤过程。增加单位长度激光能量和降低扫描速度都会增大WC颗粒的溶解。

   3 电磁搅拌技术。电磁搅拌加速了熔池的传热、传质和对流过程,大大增加了熔池的过冷度并提高了形核率,使熔覆层组织细化和均匀化。

   4 预热工艺。预热是获得无缺陷涂层的必要前提。采用预热和制备缓冲涂层的方法,实现了无缺陷NiCr/WC复合涂层。

   以上方法虽然对于WC激光熔覆涂层的气孔与裂纹问题能够起到一定的缓解作用,实际工业应用中WC材料大面积高效高质量激光熔覆加工仍然面临较大的技术挑战,除了具体的熔覆工艺之外,选择合适的熔覆系统至关重要。中科中美的3-5mm光斑10000瓦级高速熔覆设备,由于具体较高的能量密度,可实现较快的扫描速度,是实现组织晶粒细化,提供显微硬提高耐磨性的理想工具。